储君

永隆立储:李显储君之路与大唐中期的政治格局

公元 680 年,岁次庚辰,唐高宗李治在位第二十一个年头,改元 “永隆” 仅数月,一则震动朝野的诏命从长安太极宫传遍天下:高宗第三子、英王李哲(后改名李显)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,执掌监国之权。这一决定,看似是皇室内部的储位更替,实则是大唐中期政治权力格局演变的必

李显 永隆 储君 永隆立储 李显储君 2025-11-17 17:37  2

李承乾8岁当储君,一手王炸打稀烂,为啥说他是唐朝最遗憾的崽?

提到唐朝太子,你是不是先想到李建成被亲弟干掉的惨,或是李隆基抢皇位的狠?可老辈人唠起皇家事儿,总说“最可惜的是李承乾”——这哥们可是李世民的嫡长子,刚8岁就被立为太子,太宗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资源都堆给他,咋最后反而闹到谋反,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?

唐朝 李泰 李承乾 黔州 储君 2025-10-30 15:39  3

太子对皇帝说:必须立弟弟当储君,否则我就去死——造就盛世王朝

在中国几千年的皇权体制下,很多时候血浓于水的亲情会在权力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。历史上凡乎每一次皇位更替的背后,总有无数腥风血雨。唐朝初年的“玄武门之变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那时,李世民为夺皇位杀兄逼父,亲手终结了兄弟之情和父子之义。尽管后世有许多史笔试图为其此举披

皇帝 王朝 李宪 储君 盛世王朝 2025-10-27 17:32  2